走进烽火课堂,传承红色基因!梅州梅江区打造华南研学高地

时间:2022-09-08 11:34:48 | 浏览:537

梅江这片土地发生过哪些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着怎样的革命精神?走进烽火课堂,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1月10日,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新塘村的熊锐故居迎来了修缮完成后的第一批“客人”。作为“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

梅江这片土地发生过哪些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着怎样的革命精神?

走进烽火课堂,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1月10日,坐落于梅州市梅江区三角镇新塘村的熊锐故居迎来了修缮完成后的第一批“客人”。作为“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之一,来自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及旅游研学专家和学生一起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感的建筑,深入了解华南教育历史,感悟坪石先师精神,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新思路。

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是广东创新开展的一项民生实事。近年来,梅江区按照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文化,寻根教育先驱的抗战足迹,依托熊锐烈士故居,建设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中山大学与梅州展陈馆、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同时提升城北镇古洲村觉堂片区办学旧址的周边环境,将红色资源与绿色乡村有效串联,展现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的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呈现乡村文明、生活富裕的场景。

如今,熊锐故居修缮一新,走在其中,人们在重温红色革命故事中,体味革命先辈不畏艰辛、奋斗不息的革命历史。

修缮一新的熊锐故居将被打造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保护

深入挖掘华南教育历史

蓝天白云下,位于梅州城区南部的江南新城,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横交错的路网越来越清晰,周围高楼林立,现代城市气息日渐浓厚。在这座年轻的新城中,保留了一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客家民居,为新城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这里就是熊锐故居。“2016年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熊锐是谁,因为他牺牲时实在太年轻了,关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朝锡公祠理事会会长熊相果说。

熊锐是谁?

他是中国近代革命烈士、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

他是古直先生的得意门生,一生以笔为戈、以纸为戎,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他是无畏的革命战士,参加了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建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他是博学多才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回国后任教农讲所、黄埔军校,之后又担任中山大学附中校长一职……

熊锐的一生,短暂又绚烂。英勇就义时他年仅33岁,是第一位牺牲的在册梅州籍中共党员,牺牲前最高职务为中共广东(两广)区委委员。

熊锐铜像。 受访者供图

抗日战争时期,以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中高等院校内迁至粤北展开艰难的教学和救国运动,同时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等一大批当时知名大中学校也纷纷迁抵粤北展开教学,并且还接收、招录了不少来自港澳台的学生。

这段烽火中办学的历史延续了华南教育之“火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历史性的贡献。

资料显示,抗战时期,共有中山大学等8所院校和3所中学搬迁至梅江区。据前期调研情况,目前全区保留较好的办学旧址共有9处,包括原梅县县立图书馆(中大临时办事处、通讯处、研究院)、大觉寺(中大理学院)、安善庐(理学院学生宿舍)、梅县乐育中学(中大医学院)、守成居(中大文学院)、泰康路基督教堂(岭南大学)、学宫(岭南大学附中)、侨建楼(香港南华学院)以及云汉楼(南方商业专科学校)。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广东历史发展的重要缩影和文化脉络的延续。梅江区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红色资源丰富,革命历史厚重,从2020年开始,省专家组就曾多次到梅江区参观考察中山大学办学旧址,调研指导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两年,梅州按照省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重点选择抗战时期中山大学东迁梅州为主线,采用“1+N”模式(即1个主馆和全市21处办学纪念地),依托熊锐故居朝锡公祠,规划建设华南研学梅州纪念馆,同步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华南研学基地。

对此,梅江区认真抓好落实,积极推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工作,深入挖掘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时期史料,认真做好办学旧址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全力推进华南研学基地项目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一座集历史、教育、研学和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专题展陈馆。

传承

南粤古驿道活化结硕果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是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以来,在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部署推动下,依托南粤古驿道活化的深入,多处遗址被重新保护修缮,连缀成韶关乐昌市坪石镇(简称坪石基地)、浈江区黎市镇大村村(简称大村基地)、清远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简称东陂基地)及梅州、云浮等四市五地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

如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韶关、清远、梅州、云浮4市联动,开展办学旧址保护、修复,以及环境整治和景观设施的建设工作;同时积极举办各类主题展览、研学旅游、体育赛事等文体项目,引入多元媒体报道,扩大了研学基地的社会反响。

华南研学基地已经成为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综合实践学习的重要场所,并逐步发展成为广东文化旅游的新热门,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示范,成为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来自粤港澳的教育及旅游研学专家和学生们走进熊锐故居,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 南方+ 何苑妮 拍摄

走进修缮一新的熊锐故居,庄重、肃穆、大气而充满历史感的氛围感扑面而来。据了解,故居的设计由中国美术学院团队负责,整体以红灰色为基调,并加以梅州特色元素。

“近代岭南乃传统农业文明重心自北南移之所,素得中西文化碰撞交流风气之先。中西南北、交相辉映形成的新文明,将岭南涵育成民主革命策源地红色革命中心区域之一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阵地……”细细品读内部的展陈史料,每一名来者的心中总是不由地涌出民族的自尊和自豪。

源自中原,以崇文重教、反抗强权为基本特质的客家民系,在近代革命与文化教育中大放异彩。梅州与位于文化中心广州、有近现代“广东多所大学之母”之称的国立中山大学渊源深厚,关系密切。

近年来,梅江区根据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突出重点、发挥地方特色的建设要求,在修缮熊锐故居过程中,在故居内规划设立学脉渊源、客家革命、战时迁徙、辗转粤东、复员广州五大单元板块,借助照片、档案、报刊、实物等丰富史料以及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翔实、生动地展开一幅华南教育历史的壮丽画卷,使之成为集历史展示、教育研学、多媒体互动、参观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纪念馆。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挖华南历史研学基地背后发生的故事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活化利用好抗战时期岭南高校办学遗迹,讲好红色历史文化故事,传承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擦亮梅州‘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同时,开发好研学路线和课程,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服务梅江苏区振兴发展。”梅江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探索

粤港澳三方合作促发展

依托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掀起一场又一场“研学热”,华南研学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此次,粤港澳教育及旅游研学专家受邀来到梅江区,寻根岭南文化,旨在进一步挖掘粤港澳三地研学旅游资源、推动三地教育合作与发展。

在实地调研中,专家组一行先后考察了熊锐故居、西郊街道大觉寺(中山大学理学院旧址)、梅江区金山顶(中山大学临时办事处旧址)、梅江区城北镇古洲村守成居和云汉楼(中山大学文学院旧址和南方商业专科学校旧址)等多处历史文化节点,深度了解华南教育历史,以期推出吸引粤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并切合青年学生对旅游、研学需求的研学课程。

研讨会上,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以南粤古驿道为空间载体与文化交流纽带,以抗战时期粤港澳三地共有的华南教育历史记忆为情感共鸣,共同挖掘、探讨三地的文化与历史渊源,探索大湾区教育发展新思路。

“在广东中旅的邀请和精心安排下,我们团队这段时间全程参观考察了黄埔古港、岐澳古道、西京古道、梅关古道、潇贺古道、潮梅古道、韶关和梅州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香港遵理国际教育大湾区总部总经理郭涛清表示,“在南粤古驿道开展研学活动,对整体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融合也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馆由中国美术学院团队设计,整体以红灰色为基调,加以梅州特色元素,营造出庄重、肃穆、大气、充满历史感的氛围。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广东中旅在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的指导下,一直积极探索南粤古驿道、华南研学及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多元路径,推动古驿道‘高品质体验、高效能利用’,近几个月以来,组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研学专家,已赴多地开展实地考察。”广东中旅移民签证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坤辉表示,接下来,广东中旅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教育研学视角配合、推动古驿道的遗迹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以“促文旅+产业振兴”为目标,梳理丰富多彩的研学资源,研发和推广高质量的研学产品;同时将与各方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品牌,为南粤古驿道走出历史、走近学生、走向市场贡献力量。

如今,华南教育历史代表的教育救国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华南研学基地已成为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其将抗战时期从广州、香港内迁的教育机构旧址进行保护并活化利用,有效推进了粤港澳人文湾区与粤北地区的联动,一系列旅游研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也将进一步带动粤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继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原标题:

“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走进梅江区

探寻历史足迹 打造华南研学高地

【来源】南方日报·梅江视窗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通讯员】洪丹

【作者】 何苑妮;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相关资讯

梅州兴宁市各镇街人口一览:两个镇街超十万人,最低为一万多人

兴宁市是广东省梅州市管辖的县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梅州市西面,全市绝大部分为客家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兴宁市发展水平一般,2020年GDP总量为179.13亿元,GDP总量在梅州市8个县级行政区中排第3位,低于梅江区(含市直。

梅州兴宁人大到径南镇视察:打造标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3月17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强,率领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福泉、何伟忠、廖红彬、温建文、刘瑞灵、石秀芳及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潘启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对兴宁市径南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情况开展专题

庆丰收·迎小康 | 梅州兴宁:产粮大县稻飘香“米”好兴宁丰收忙

9月22日,兴宁市举行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为十佳优质米评选活动的获得者颁奖,10个品种中有7个为丝苗米。兴宁自去年启动建设的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发展渐入佳境。兴宁自古是产粮大县,是广东省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农”情客都,“米”好兴宁!梅州兴宁举行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

9月22日,主题为“‘农’情客都 ‘米’好兴宁”的兴宁市庆祝2020年农民丰收节活动如期在该市“两镇五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举行。风光如诗、风景如画的兴宁市新陂、叶塘“两镇五村”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醒狮劲舞、歌声飞扬,一派喜。

梅江区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政治考核暨廉洁征兵工作推进会

2月17日,梅江区召开2022年春季征兵政治考核暨廉洁征兵工作推进会。梅江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李俊,副区长、市公安局梅江分局局长郑荣丰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和部署春季征兵政治考核工作;详细说明政治考核各项新变化、程序和政考表填写规范

梅江区金山街道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推进会

8月12日上午,梅江区金山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改推进会召开。梅江区委副书记曾小喜、街道全体班子成员、城管负责人、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部门负责人、挂点组长、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街道创文办、爱卫办全体工作人员共80人参加。会议由办事处党工

最新解读来了!一图教你看懂梅州梅江区机构改革怎么改

目前,机构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月21日,中国共产党梅江区第八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召开,对梅江区深化党政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推动落实。根据省委批准同意《梅州市梅江区机构改革方案》,在本轮机构改革中,梅江区共设置党政机构30个。党委

发现游览梅州梅江区新玩法!“五一”来试试?

五一假期来临,想好去哪里玩了吗?担心疫情,不敢出远门,怎么办?记者精心为大家挑选了两个精品路线游遍梅江区,发现游览梅江区的新玩法,呼吸新鲜空气必备!是时候出门走走了Plan A:赏花时尚打卡行泮坑自然保护区―游客天下旅游产业园(4A旅游景区

政协第七届梅江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3月19日下午,政协第七届梅州市梅江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梅州市梅江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大会之前,举行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梅州市梅江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选举大会。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奈雪的茶会员日云南普洱茶官网石钟山游玩攻略兼职悬赏猫海口新闻头条网美津浓球杆雅培奶粉评价网蚊香品牌网箭牌卫浴资讯网西铁城手表姿佳女性健康官网剑南春股票网奔驰迈巴赫汽车网恒山旅游攻略名牌鞋子品牌网
梅州今日新闻网是梅州生活资讯新闻为核心、梅县今日新闻最新消息、梅州新机场最新消息、梅州市今日新闻最新消息、梅州城市生活服务资为主导的梅州市综合门户、网络媒体,已在新闻、民生、客家论坛、梅州旅游、梅州人才网、梅州房产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梅州今日新闻网 38181.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