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1:36:38 | 浏览:478
今天上午,梅州市梅江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梅江区区长钟秀堂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大众最关心的十件民生实事以及十件“微民生”实事。
其中,十件民生实事主要包括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扶持创业就业、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等。
十件民生实事具体如下
1、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170元。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5元、360元提高到560元、38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1560元、950元提高到1685元、1025元。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
2、扶持创业就业
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培训“客家菜师傅”100名。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按规定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省内外城乡劳动者发放补贴1500人次。将生活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工伤保险在全面实施浮动费率的基础上,阶段性下调缴费费率,全区平均费率再下降30%左右。
3、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及逐步增长机制,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参照给予补助;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不低于每生每年1150元,初中不低于每生每年1950元,中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不含免学费补助)。规划建设元城小学和幼儿园,完成芹洋学校建设。
4、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10万元提高到11万元;补充险最高支付限额从28万元提高到30万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从0.8万元降为0.7万元、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从16万元提高到20万元;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分娩补助标准,顺产补助从1000元提高到1300元、剖宫产补助从1300元提高到1500元。培训全科医生24名、产科医生(含助产士)7名、儿科医生2名,为10个省定贫困村卫生站配备 8 类健康监测仪器的设备包。
5、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实施古民居活化开发项目。配合实施《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深化拓展“千年嘉应情•诗画梅江梦”系列活动,打造梅江客家风情文化旅游节、金山圩日、金山庙会等特色民俗品牌。升级改造嘉应古城和攀桂坊、红杏坊“一城两坊”,打造客家风情历史文化街区。推进梅江区博物馆建设。
6、关心关爱特殊群体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7.5元、210元提高到165元、220元。为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从每人每月10元提高到20元。
7、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
改造建设金山顶小公园、北门河小公园、百岁山桂花园、百岁山公园登山步道及观光栈道。新建和提升改造城市公厕22座,新建旅游厕所5座。升级改造西区市场、瓜园市场、美苑市场等城区集贸市场。
8、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
新建和提升改造一批乡村公厕,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到98.5%。建设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3公里,完成涉及19个建制村89.6公里“畅返不畅”农村公路整治,完成旅游公路和县乡道路提档升级86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45公里、窄路基拓宽工程项目30公里,优先做好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古村落、南粤古驿道沿线、3A 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等道路的改扩建。支持4个省级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提高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每亩补偿标准。
9、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完成不少于1400批次食品抽检任务,食品检验量达到每年每千人3.5批次;在全面开展监督抽检的基础上,加强对不少于32家的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为主的快速检测,及时公示快速检测信息,不合格产品处置率 100%,全年快速检测不少于63000批次。
10、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依托“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承接省统筹在户政、安全技防、医疗救助、劳动仲裁、社保医保等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落地实施,推动我区更多特色服务事项进驻。优化平台已上线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实现群众填写表格、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减少50%以上,已上线服务事项“零跑动”超过80%。依托“粤省事•梅州”平台支撑,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2019年梅江区十件“微民生”实事
1、投入资金2600万元建设金山金丰村至潮塘段公路,提升县域道路通行能力。
2、投入资金3100万元建设城北岭上至扎上、西阳田心至石马公路,打通乡村、景点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3、投入资金6000万元实施金山顶东仓巷、老肖屋“微改造”项目,改善周边区域整体形象。
4、投入资金2100万元建设客天下至泮坑的“枫林路”、改造提升泮坑公园配套设施、打造泮坑“枫林湾”森林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5、投入资金900万元改造提升江南三板桥一巷、白马四巷道路及排污排水等设施,解决交通拥堵、内涝等“城市病”。
6、投入资金800万元实施206国道长沙段道路和城北平远路口绿化亮化工程,消除存在多年的交通安全隐患。
7、投入资金2284万元完成区级和长沙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年度建设任务,稳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8、投入资金360万元实施金山龙丰村东岩背、东郊村张家围“微改造”项目,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9、财政贴息100万元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不返贫目标。
10、投入资金72万元为全区2374户独居老人住所安装无线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保障老人居家安全。
【全媒体记者】黄思华
【通讯员】曾仕谦 钟伟才 陈雄
【作者】 黄思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一、各乡镇人口、土地与村社梅州 梅县区 1 南口镇 70791 人梅州 梅县区 2 松口镇 63871 人梅州 梅江区 1 城北镇 54968 人梅州 梅县区 3 畲江镇 49730 人梅州 梅县区 4 程江镇 47829 人梅州 梅江区
7月起,为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水平,大安区民政局根据《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的通知(自发改发〔2022〕17号)规定,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此次价格临时补贴民政对
民生实事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每年的民生实事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下午,经过区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秀洲区2022年八大民生实事正式出炉!“无障碍出行”项目完成城市核心区内道路6条、政务办事机构4个、司法建筑3个、学校16家(含公办、私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通讯员叶晓军秦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突出“民生福市”,坚持“群众出题目、党委把方向、政府抓落实、各方齐监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近年来,许昌市建安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跟踪问效民生项目,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健全以教育、就业、医疗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改革成果转化机制和共享机制,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
来源:漯河日报-漯河名城网“多亏了区里推出‘两癌’免费筛查,我被查出来患有乳腺癌并及时治疗,否则肯定会贻误病情。”近日,召陵区老窝镇二村妇女刘某对区里推出的“两癌”免费筛查表示由衷感激。她告诉记者,区里还为参与免费筛查的妇女购买了商业保险。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4日讯“我在淄川区残联已办理残疾人证,现在我的户口已迁到外地,我想把残疾证关系也迁移到现在居住的户口地,想咨询一下怎么办理手续?”近日,淄博市淄川“般阳民生”平台收到群众留言咨询残疾证迁移手续。“接到转办件后,立即安排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邵梓浩 潍坊报道3月12日上午,寒亭区(经济区)2021年重点社会民生事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潍坊北辰中学高中部项目现场举行。19个重点民生项目参与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5.4亿元,涵盖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和企业
越来越多的民生红利渐次释放,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供养标准、临时救助标准、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标准动态调整、稳步提升……十年间,德州民政砥砺奋进、实干争先,亮出了一份精彩“成绩单”。截至2022年6月,德州市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850元、
2021年冀州区要完成哪些项目?要落实好哪些民生实事?你关心的问题有答案了衡水市冀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确定10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01实施冀州红军学校新建项目建设四层教学楼3栋,并建设人防工程、围墙、大门、设备